【標本采集】
1.患者準備 患者應(yīng)在清晨空腹平靜狀態(tài)下采血,避免蛋白質(zhì)、脂質(zhì)等物質(zhì)對紅細胞沉降率(血沉)的影響,并在采血前一周盡量避免服用對檢測有干擾的藥物。
2.標本類型 標本類型有構(gòu)櫞酸鈉抗凝全血和EDTA-K2抗凝靜脈血兩種。
3.標本運送 運送過程中避免振蕩,防止紅細胞破壞。
4.標本處理 血液標本采集后送檢時間不能大于3h,檢測時應(yīng)充分混勻。
【影響因素】
(1)血沉受年齡、性別等生理因素的影響。通常50歲后血沉隨著纖維蛋白原含量的逐漸增加而升高;女性體內(nèi)纖維蛋白原含量高于男性,因此血沉較快。
(2)用魏氏法時,血沉管內(nèi)徑符合要求,操作時血沉管必須嚴格垂直于血沉架上,傾斜將加速血沉。
(3)標本必須避免溶血、脂血或凝塊,血與抗凝劑的比例要正確。
(4)室溫應(yīng)穩(wěn)定在18~25℃,溫度過高,血沉加快;溫度過低,血沉減慢。
【參考范圍】
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
激光法: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
【臨床意義】
(1)血沉增快:主要見于嚴重組織損傷、急性炎癥、惡性腫瘤、風(fēng)濕病活動期、高球蛋白血癥、高膽固醇血癥、活動性結(jié)核病等。
(2)血沉減慢:見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低纖維蛋白原血癥,充血性心力衰竭,球形、橢圓形、鐮形等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
本文地址:http://www.smbdirectory.cn/tjcs/8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