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特征是血糖高。糖尿病發(fā)生是因為吃糖太多嗎?日常應該怎么預防糖尿病和糖尿病并發(fā)癥呢?
首先要定期測一測自己的血糖,一旦血糖太高或出現(xiàn)血糖波動,除了盡快前往醫(yī)院進行檢查并聽醫(yī)生的囑咐“對癥下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
很多人都會覺得,得糖尿病就是因為吃糖吃太多,其實這種說法不科學。因為,此糖非彼糖。
糖也叫碳水化合物,多糖(大米、面粉、土豆等)、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等)、單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屬于糖。
人體50%以上的能量是糖類物質提供的,糖還參與著人體多種重要的生命活動,對調(diào)節(jié)人體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咱們的身體一天都不能離開糖。
那么,食物中的糖是怎么影響血液中的血糖的呢?
單糖(葡萄糖和果糖)和雙糖(蔗糖、麥芽糖和乳糖)屬于“簡單糖”,食用后能很快被人體吸收使血糖顯著升高。
多糖(大米、面粉、土豆等)會先在腸道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再緩慢吸收入血。
也就是說,不止是甜食,米飯、面點、水果、奶制品等食物都會造成血糖升高。
這些食物吃得太多,是不是就更容易得糖尿病呢?并不是,得糖尿病和吃這些糖類食物太多太大的關系。
得糖尿病是因為人體內(nèi)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導致的,胰島功能不好的人,身體對血糖的調(diào)控會失控。
得糖尿病全怪胰島功能不給力。
糖尿病的“真兇”
胰島素是誘導葡萄糖進入細胞被利用的物質,還能釋放信號讓肝臟把多余的葡萄糖藏好,讓葡萄糖們別去血液里“搗亂”。
如果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正常,即便很愛吃糖,也不會得糖尿病;
如果胰島素的分泌出了問題,即使平日里一點甜食都不吃,照樣有可能會得糖尿病。
所以說,糖尿病的“真兇”其實是“胰島素分泌異?!?。
那么問題來了,哪些情況下,胰島素會分泌異常呢?在以下情況下會出現(xiàn)異常:
1、受遺傳影響
親屬中如果有人得糖尿病,后代就有可能被遺傳糖尿病。
2、受環(huán)境影響
長期愛吃油膩愛吃肉,高脂肪高蛋白質食物攝入過多,缺乏運動熱量過剩,會導致肥胖。
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也可以理解為胃腸吸收了太多養(yǎng)分,血液里的血糖太多了,胰島素工作量太大,累翻了“出故障了”。
3、其他原因
緊張、勞累、精神刺激、外傷、手術、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也有可能導致糖尿病。
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的人,身體會分泌出各種“應激激素”,血糖會升高,很多年輕人得糖尿病就是因為壓力太大。
定期體檢是有好處的,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不利于身體健康,定期篩查身體隱藏的風險,能更好的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身體。
本文地址:http://www.smbdirectory.cn/tjcs/7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