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和體重
■身高、體重及其比例關系能夠傳達一定的健康信息;
■測評身高、體重要考慮種族、遺傳及營養(yǎng)等多種因素;
■無特別原因而發(fā)生的體重迅速變化,無論肥胖或消瘦都要注意觀察,盡快弄明原因。
翻開體檢表的第1頁,在姓名、性別、年齡等欄目之后,“身高”和“體重”兩個詞躍入眼簾。身高和體重也和健康有關嗎?先說身高。受種族、遺傳及營養(yǎng)等多種因素影響,成年人的“個頭”總是高低不同。根據《2005年東亞統(tǒng)計年鑒》提供的數據,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20?25歲漢族青年男子平均身高從168.96?175.44cm不等,具體請看表1。
表1 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20~25歲漢族青年男子平均身離(單位:cm)
省份 | 身高 | 省份 | 身高 |
山東 | 175.44 | 北京 | 175.32 |
黑龍江 | 175.24 | 遼寧 | 174.88 |
內蒙古 | 174.58 | 河北 | 174.49 |
寧夏 | 173.98 | 上海 | 173.78 |
吉林 | 172.83 | 天津 | 172.80 |
臺灣 | 172.75 | 山西 | 172.73 |
新纗 | 172.72 | 陜西 | 172.72 |
澳門 | 171.79 | 甘肅 | 171.67 |
江蘇 | 171.54 | 河南 | 171.49 |
青海 | 170.95 | 安徽 | 170.93 |
浙江 | 170.90 | 福建 | 170.90 |
香港 | 170.89 | 四川 | 170.86 |
廣東 | 169.78 | 重慶 | 169.71 |
西藏 | 169.68 | 江西 | 169.63 |
海南 | 169.60 | 湖北 | 169.54 |
貴州 | 169.35 | 云南 | 169.24 |
湖南 | 168.99 | 廣西 | 168.06 |
這些數據僅供參考。除非巨人癥或侏儒癥,正常人長得高一些或低一些無涉健康。當身高與體重相聯系時,可表達一定的健康信息。
再說體重。
以公斤(kg)為單位,正常成年人的標準體重大約應為身高的厘米(cm)數減去105的得數。
例如,一個人身高為180cm,其標準體重應為180 - 105 =75(公斤)。
若超過這個標準值10%,可視為超重;超過20%,可視為肥胖;低于標準值10%,則視為消瘦。還可用體重指數估算體重狀態(tài)——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根據中國肥胖工作組建議,體重指數< 18.5為體重過低;18.5 ~23.9為正常;24-27.9為超重;>28.0為肥胖。
腰圍、臀圍及其比值也是估算體重的重要方法——
測量時使用軟皮尺,以皮尺貼著皮膚表面但不壓迫軟組織為標準。
測定腰圍(W)時需兩足分開25 ~ 30cm并直立,測量部位在胸廓最下緣與髂骨最上緣的中點水平面;測量臀圍(H)時則要并足直立,測量部位在臀部最豐滿處。
腰臀圍比(WHR)的計算方法是:W(cm)/H(cm)。
正常成年男性腰圍應≤85cm,女性應≤80cm。
男性>85cm、女性> 80cm為腹型肥胖的診斷界限;男性腰臀圍比>1.0、女性>0.85也是診斷腹型肥胖的界限
特別提醒
★對日?,F象的觀察和醫(yī)生的臨床經驗都證明,肥胖者發(fā)生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紊亂、高尿酸血癥及冠心病的幾率較正常體重者高出2倍以上。因此,提醒過于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的朋友,別把肥胖不當回事!一定要學會科學合理地控制體重。
★無特別原因而發(fā)生的體重迅速變化,往往傳遞著重要的健康信息。誓如:導致迅速長胖的原因可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屬于黏液性水腫)、胰島細胞瘰等;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糖尿病、慢性活動性肺結核和各種臟器腫瘤等,都可能導致迅速消瘦。
因而,無論是迅速長胖還是迅速消瘦都應引起注意,不能掉以輕心。
血壓
血壓由兩個力量構成,一個是心臟每次排出血液時形成的壓力,另一個是動脈血管壁對心臟每次排出血液的阻力。血壓由兩個讀數顯示:高位數是在心臟收縮時所測得的動脈壓力,這個數字叫收縮壓;低位數是在心臟舒張時所測得的動脈壓力,這個數字叫舒張壓。
血壓是重要的生命體征:
血壓的正常參考值為:收縮壓(高壓)<140mmHg,舒張壓(低壓)<90mmHg。
收縮壓(高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稱為高血壓。
收縮壓(高壓)≤90mmHg和(或)舒張壓在60 ~50mmHg即稱為低血壓。
★測量血壓前受檢者要禁煙,在安靜環(huán)境中休息5 -10分鐘;測量時要取仰臥位或坐位,同時裸露右上肢,并伸直、輕度外展,應注意將肘部和心臟放在同一水平位置。
★血壓會受情緒、運動等因素影響而發(fā)生變化,所以一次測量結果不能確認是否患了高血壓或低血壓。一般應連 續(xù)觀察2 - 3天或數周后,才可確診高血壓或低血壓。
本文地址:http://www.smbdirectory.cn/tjcs/8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