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Hp)是目前公認的胃癌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約 15%~20% 會發(fā)生消化性潰瘍,5%~10% 發(fā)生幽門螺桿菌相關消化不良,約 1% 發(fā)生胃惡性腫瘤。那么,如何能遠離這種危險避免感染幽門螺桿菌?
避免人群間傳播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傾向。受傳統(tǒng)飲食習慣的影響,我國多數(shù)人就餐不分餐,加之很多人對自己感染幽門螺桿菌也一無所知,因此,極易通過就餐或聚餐感染幽門螺桿菌。日常應注意用公用餐具夾菜、分湯。接吻亦可引起感染,父母感染給子女的概率也較高。已知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避免通過上述渠道感染他人。
保持口腔健康
研究者觀察到,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問題。因此,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口腔健康,定時更換牙刷。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要按時消毒杯具。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 4~10 天,在河水中存活長達 3 年。預防幽門螺桿菌的要點之一就是不喝生水、不宜生吃海鮮制品等。
定期消毒餐具器皿
餐具器皿除了定期消毒外,刮痕嚴重的餐具也要定期更換。尤其體質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應盡量使用可以高溫殺菌的不銹鋼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從口入。
常用的消毒方式是通過消毒柜進行日常餐具消毒,消毒柜溫度達到 125℃ 通常就能殺死大部分病菌,這種消毒方式也適合大部分的餐具器皿。
定期檢查
對于一般人群,可以每 3~6 個月接受 1 次無侵入性檢查(如呼氣試驗)。當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時,應及時在醫(yī)生指導下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減少相互感染和再次感染。
接種疫苗
目前研究較多的是載體疫苗,例如以減毒沙門菌為載體的活疫苗、乳酸菌為載體的疫苗等。乳酸菌對人體有益,且安全性高,應用廣泛,因此以乳酸菌為載體的疫苗前景較好,但尚需進一步探索。
此外,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栗樹、橡樹的蜂蜜提取物有助于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胃潰瘍和病理損傷。
從上述方面加強警惕,積極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爭取將疾病擋在門外。
本文地址:http://www.smbdirectory.cn/tjcs/7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