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往上連于咽,往下和胃相連,全長約25厘米,可分為頸部、胸部和腹部三段。
食管癌又叫食道癌,是我國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最常見的病理類型為鱗狀細胞癌和腺癌。整體預后差,死亡率高。2020年4月,《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上發(fā)布了一項相關研究統(tǒng)計,2017年全球的食道癌新發(fā)病例和死亡病例中,我國幾乎都占了一半。
中國食管癌絕大多數都是晚期,所以治療效果不好。過去,晚期食管癌的治療基本只能依賴化療,效果不佳。但近幾年來,隨著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的加入,食管癌的治療效果得到了顯著提高。在經過綜合治療后,部分患者實現了帶瘤生存,甚至臨床治愈。目前,免疫+化療的組合已經成為這類患者一線的主流選擇了,我國也有三款免疫藥物可供選擇。最近,O藥也獲批并加入了其中了!這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O藥對治療食管癌有什么作用?
食管癌或者胃食管連接部癌里面有一部分屬于可手術的局部晚期患者(一般2期或者3期)。然而手術后一段時間,這些患者里面依然有不少會復發(fā)。
但很遺憾的是,即使明知有較高的復發(fā)風險,但長期以來,手術后患者只能觀察和隨訪,復發(fā)后再想辦法處理。因為發(fā)現沒什么東西能真正有效降低復發(fā)率,直到近年來免疫療法的出現。
2022年6月底,免疫藥物納武利尤單抗(俗稱O藥)連續(xù)獲批兩個食管癌的適應癥,分別是:1、聯合氟嘧啶類和含鉑化療,用于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患者的一線治療;2、用于經新輔助放化療及完全手術切除后仍有病理學殘留的食管癌或胃食管連接部癌患者的輔助治療。
O藥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世界第一個獲批這個適應癥的免疫療法。同樣的適應癥在美國也是2021年5月才剛獲批。簡單的說,免疫治療能讓一些能手術的局晚期食管癌患者顯著降低復發(fā)風險。
生活中該如何預防食道癌?
由于食道癌的早期癥狀與咽炎相似,因此常被患者忽略,導致發(fā)現不及時。食道癌的早期癥狀可以總結為“三感一痛”:1、食管異物感;2、吞咽梗噎感;3、咽喉緊迫感;4、胸骨后疼痛。
對于食管癌,想要早發(fā)現,僅僅通過癥狀來診斷,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盡早篩查。
據上海市抗癌協(xié)會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發(fā)布的2021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年齡>40歲,并符合下列任一危險因素者為食管癌高危人群:
1.來自我國食管癌高發(fā)區(qū)(我國食管癌發(fā)病最密集的區(qū)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側,尤以磁縣為著,在秦嶺、大別山、北川、閩粵、蘇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對集中的高發(fā)區(qū));
2.有上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反酸、進食不適等;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煙、重度飲酒、超重、喜食燙食或患頭頸部、呼吸道鱗癌等;
6.患有胃食管反流?。℅ERD);
7.有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
《中國食管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2版)》指出,目前研究已經明確食管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并在生活中較為常見,大家可以積極行動起來,針對性預防。
方法1:避開危險因素
食道癌的危險因素包括特定的飲食習慣、家族遺傳、飲酒、吸煙。
戒煙戒酒是必須的。研究顯示,腌制食物、霉變食物、不規(guī)律飲食、燙食、過于辛辣、高鹽飲食、進食過快等飲食習慣,均會增加食管癌風險。
方法2:增加保護因素
(1)適量攝入膳食纖維;
(2)在膳食中補充鈣;
(3)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方法3:食管癌高危人群篩查建議:
(1)普通內鏡檢查,每兩年1次;
(2)內鏡檢查病理提示輕度異型增生,每年1次內鏡檢查;
(3)內鏡檢查病理提示中度異型增生,每半年1次內鏡檢查。
其實,預防食道癌并不難,難的是開始,難的是堅持。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遠離癌癥,守護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smbdirectory.cn/yixuexindongtai/12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