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xiàn)在是科技發(fā)展了,老百姓就很多的福利,最最明顯的,就是我們現(xiàn)在能診斷出早期胃癌,就是胃鏡的檢查,可以說我們現(xiàn)在對于早期胃癌的檢查,胃鏡是一個首選的,胃鏡檢查有什么好處呢?
就是它能夠時時發(fā)現(xiàn)早期的,沒有癥狀的這部分病人的胃癌,甚至有一些病人可能是在體檢的時候發(fā)現(xiàn)的,那么對于有一些,比方說我們胃癌在鏡下,白光下看的不是很清楚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利用其它的。
比方說我們可以用色素內(nèi)鏡,也就是我們在鏡下,把黏膜噴上靛胭脂,藍色的和桔紅色的非常漂亮的一個對比,我們就能很容易看出來哪個地方有可能有癌變,如果我們還判斷不清楚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做放大,還可以做窄帶成像,也就是NBI的技術,還可以做超聲,也就是說我們有很多新的方法,能把早期胃癌給它找出來。
如果要是說在地方上,或者一些不發(fā)達地區(qū),沒有這么多的先進的技術的情況下,那可以選擇做什么?比方說消化道造影,也就是說喝點硫酸鋇,大家都知道那個白湯,在X光機下照一下,看看胃里面有沒有腫瘤的發(fā)生。
如果要是這個也做不了,也可以做一個腫瘤的標記物,也就是抽靜脈血,查查癌胚抗原是不是增高了,CA199,CA724,CA125,有沒有變化,這些都可以做。
還有一些像一些原來有萎縮性胃炎的病人,也可以做做什么呢?胃蛋白酶原的測定,胃蛋白酶原如果低了,這個時候也要重視,看看是不是有胃癌發(fā)生的這種可能性。
除了這些以外,那么最最基本的,最簡單的一個辦法,查個大便潛血,如果是大便潛血陽性,那這些病人就要引起重視,所以你在最基本的農(nóng)村,鄉(xiāng)村,都可以做這大便潛血的檢查。
胃功能三項檢查——準確診斷早期胃癌的利器
血清胃功能檢測是一種通過抽取人靜脈血2~3ml(空腹),測定其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并加以綜合分析從而輔助診斷胃黏膜疾病的方法,其核心指標為G-17,是一項無創(chuàng)、無痛、安全、經(jīng)濟的胃病檢測方法。
血清胃泌素是由主要由胃竇和十二指腸G細胞分泌的胃腸激素,對調(diào)節(jié)消化道功能有重要作用。人體中95%以上具有生物活性的胃泌素是α-酰胺化胃泌素,其中80%~90%為G-17,5%~10%為G-34。在以胃竇萎縮為主的萎縮性胃炎中,胃竇黏膜萎縮可導致G細胞數(shù)量減少,G-17分泌減少,從而使血液循環(huán)中G-17含量降低,因此血清G-17水平可作為胃竇萎縮性胃炎的血清標記物,研究表明G-17診斷萎縮性胃炎的最佳臨界值為5.1 pmol /L。G-17與胃竇萎縮嚴重程度呈負相關。
PG (胃蛋白酶原)為胃黏膜分泌的一種天冬氨酸蛋白酶前體,主要分為PGⅠ和PGⅡ,PGⅠ主要由主細胞和胃底腺黏液頸細胞分泌;PGⅡ除由主細胞分泌外,亦可由泌酸腺黏液頸細胞、賁門腺和幽門腺黏液細胞以及十二指腸上段Brunner 腺產(chǎn)生。PG 不僅有助于判斷胃黏膜是否萎縮,亦可明確萎縮累及部位以及嚴重程度。研究表明,PGⅠ和PGⅡ水平與胃竇、胃體慢性炎癥的活動和程度呈正相關,PGR(PG I/ PG II)與后兩者呈負相關。以下曲線圖顯示胃蛋白酶原與胃病的關系。
2014 年《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nèi)鏡診治共識意見》指出,PGⅠ濃度和(或)PGR 下降對萎縮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通常將PGⅠ≤70 μg /L 且PGR≤3.0 作為診斷萎縮性胃炎的臨界值,國內(nèi)高發(fā)地區(qū)胃癌篩查采用血清PGⅠ≤70μg /L 且PGR≤7.0。研究表明,血清PGⅠ水平、PGR低下是胃體萎縮的生物學標志,且血清PG I水平隨黏膜萎縮嚴重性增加而逐漸降低,PGR尤為顯著。
因此為了進一步減少早期胃癌的漏診率,臨床上可根據(jù)行“ABC法加內(nèi)鏡檢查”進行早期胃癌診斷,如胃功能三項有明顯異常,可進一步行內(nèi)鏡精細檢查,包括窄帶成像技術(NBI)、智能電子分光技術(FICE)、智能電子染色內(nèi)鏡(I-SCAN),這樣不僅可減少病人痛苦、醫(yī)療資源浪費,更能提高早期胃癌診斷率。
參考文獻
1.Isobe Y , Nashimoto A, Akazawa K, Oda I, Hayashi K, Miyashiro I, Katai H, Tsujitani S, Kodera Y, Seto Y, Kaminishi M.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in Japan: 2008 annual report of the JGCA nationwide registry. Gastric Cancer. 2011 Oct;14(4):301-16. doi: 10.1007/s10120-011-0085-6. Epub 2011 Sep 7.
2.Shanghai Early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Collaboration. Comparison on early-stage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in different levels of medical facilities in Shanghai[J].Chin J Dig Endosc,2007,24( 1) : 19-22.
3.Schlemper RJ,Riddell RH,Kato Y,et al. The Vienna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l neoplasia [J]. Gut,2000,47( 2) : 251-255.
4.Dixon MF.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l neoplasia: vienna revisited[J].Gut,2002,51( 1) : 130-131.
5.趙建業(yè),朱春平,李兆申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對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診斷價值. [J] Chin J Gastroenterol,2016,Vol.21,No. 6.
6.曹勤,冉志華,蕭樹東.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 和 幽門螺桿菌IgG 抗體篩查萎縮性胃炎和胃癌[J]. 胃腸病學,2006,11 ( 7) : 388-394.
7.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分會,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內(nèi)鏡學專業(yè)委員會. 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nèi)鏡診治共識意見2014 年4 月·長沙 [J]. 胃腸病學,2014,19 ( 7) :408-427.
本文地址:http://www.smbdirectory.cn/tjcs/82892.html